10percentof11000
我一直想把自己这么多年在外汇市场的动荡经历写出来。
但我总觉得写这些东西对投资者来说,用处不大。
我总觉得自己水平一般,写不出一些高深的理论。
我和几个回族朋友见面,聊到了这个问题。
他们都希望我写一些自己的东西,给刚入市的伙伴和已经入市但一直处于迷茫期的人以指导。
基于和大家交流的想法,我就把自己的经验写出来,希望能对大家有很大的帮助(我知道可能是无用功),说起来很幸运,加入外汇的大家庭开始于一个意外事件的发生。
改变传统的新闻获取渠道对于传统的新闻,我们往往从报纸、电视、广播等渠道获取新闻,比如受众订阅了《人民日报》,他每天早上都会收到报纸上的新报纸来获取新闻;受众每天晚上7点看新闻联播准时看,就能获取新闻。
在大数据背景下,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信息量与日俱增,具有明显的碎片化特征。
社交媒体和移动应用成为新闻传播的主要终端,受众可以利用移动媒体随时随地获取新闻。
依托数据信息的有用性,分析用户特征获取新闻线索,成为大数据向受众推送新闻的重要方法,同时也是受众获取新闻的重要途径。
3.2改变了传统的新闻表达形式在传统的新闻传播中,新闻的表达形式比较简单。
但是,在大数据背景下,新闻的表达形式开始变得多样化。
一条新闻的表达形式可以通过文字、图片来表达,也可以通过音频、视频等形式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传播,这就大大丰富了新闻媒体的新闻传播形式。
中国预防性储蓄将会释放 多余的储蓄是多少呢?相当于一年消费量的5个百分点。
从历史经验来看大规模传染病对大家造成消费心态的冲击会有,但是慢慢会消散,预防性储蓄的释放会有一拨。
比如说2003年“非典”老百姓也有预防储蓄,因为不敢出去了,后面慢慢“非典”得到控制之后,储蓄率又回归常态,从这个角度来讲,不管是就业的复苏对收入的带动,还是消费者自己建立起来的荷包里的防线有一些额外的储蓄,都有利于消费在下半年的继续复苏。
制造业投资信心在复苏 第二个动力就是制造业投资,这一块我觉得看的是比较明确的,由于出口带来的强劲的溢出效应,中国的企业对制造业投资的信心在复苏,从几个指标可以看出来。
第一,中国制造业的产能利用率处于9年以来的最高点,忙不过来的,订单太多,当然要投资,要不就改造产能,要不就扩张。
第二,从全球范畴来讲,这次疫情实际上中国的表现可能是证明中国制造业的韧性通过了大考,因为去年全球生产链几乎都停滞了,只有中国一家独好,确保疫情停产时候有一个安全港。
现在各种新兴市场,由于新冠疫情出现了变种,疫情再次扩散,全球供应复苏又面临重新的挑战,所以出口订单继续转移到最为稳定可靠的中国供应链来,中国占全球出口的份额,在疫情之前是13%左右,去年上升到15%,今年头四个月进一步上升到16%,目前看起来制造业产能利用率是历史高位的。
有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大幅进口工业机器人,车床设备,这些已经从我们的进口指标上可以看出来了。
同时尽管最近几个月金融和社会融资总量指标在回落,但是企业中长期跟制造业投资相关的需求是非常稳健的,这几个指标都显示了制造业投资在复苏。
我们估计今年制造业投入回升到12%左右,即使以两年的复合同比增速来讲都会超越疫情之前的投资轨迹,就是因为疫情实际上是一个大考,中国的产业链跟海外的对比,夯实了中国制造吸引力,提升了大家投资于工厂制造的信息。
这是我们觉得为什么今年经济还会有9%的GDP增长,就是来自于消费和投资。
本文链接:http://www.jxmcap.com/whwz/1560.html
已有0条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