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ackdown3plot
在每个季末向监管方提交财务报告并公布持仓之前,基金往望要调整仓位以迎合投资者。
零对冲注意到,3月末有41个对手方在美联储的逆回购(FedReveeRepo)中接纳了1343亿美元。
而随着一季度结束,“橱窗装饰”消失,美联储的隔夜逆回购工具利用率自然会下降。
ICAP进一步指出,市场参与者一直在等待联邦基金利率下跌,因为这可能“暗示美联储将不得不调整其超额准备金利率(IOER)或者隔夜逆回购利率(RRP),以避免短期利率失控”。
当前美元指数(91.0830,-0.0102,-0.01%)已由近期收盘价的高点93.3回落至91,我们重发此前由于技术原因而删除的报告《美元指数“利好出尽”》。
核心观点: 利好出尽后,美元指数将重回下行趋势。
2021年1至3月美元指数反弹4.3%,其背后的利好因素有五个:美国疫情疫苗和经济复苏具有相对优势、美债收益率逐级上行、财政刺激及其预期、美股上涨、避险情绪上升等。
不过,如果考虑到如此多因素同时发挥作用,美元指数最终呈现的强势程度实际上是非常有限的。
我们再次强调,同2020年8至9月类似,当前美元指数的表现更为接近一个下行大趋势中的反弹。
近期随着疫情优势、美债利率上行、财政刺激等利好因素的短期消退,美元指数将重回下行趋势。
不同于市场主流以经济周期(BusinessCycle)的传统视角看美元的观点,我们认为,美元长周期进入弱势的深层次原因在于美元走弱与美元信用扩张的自我加强过程,即全球金融周期视角。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美元强弱既是全球宏观经济环境的结果,又具有其作为全球中心货币的显著溢出效应,美元弱与全球美元流动性扩张互为因果。
美联储超宽松货币政策作为“第一推动力”,开启了本轮美元长期弱势和美元信用扩张的自我加强过程。
全球美元信用扩张早于美元指数回落且持续性强,而本轮信用扩张实际已于2019年开启,预示着美元指数的长期弱势。
美元是全球的美元,美债是全球的美债,美元信用扩张后回流美债市场,有助于压低美债收益率中枢,这是我们对2021美债收益率中枢预测值低于市场一致预期值的根本原因。
美国有可能形成货币财政双宽松格局。
1.9万亿美元的《美国拯救计划》和2万亿美元的基建法案《美国就业计划》仍可能加大美国财政赤字。
而顺周期的财政刺激加大了对货币政策的挑战。
近期美联储对货币政策的表态重回宽松,未来仍有可能实质性加大购债规模,从而使美国形成货币财政双宽松格局。
欧元美元期货合约目前消化的2022年底前加息25个基点概率超过80%以上,高于本周初的67%。
这比决策者们暗示的整整早了一年。
与此同时来自纽约联储前行长WilliamDudley等人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他说央行不仅需要提高利率,而且幅度应该可能要远超投资者的预期。
法国巴黎银行10国集团利率美洲策略负责人ShahidLadha说,“对通胀的担忧并非没有根据,通胀率和盈亏平衡通胀率应该会继续上升。
但是在下半年,价格上涨的速度可能会逐渐放缓。
”
本文链接:http://www.exnessn.com/whzc/3559.html
已有0条吐槽